陆军未来作战正朝着5个方向发展

2025-07-26

  早在二战时期,无人化陆军装备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,德国陆军曾广泛使用“歌利亚”遥控爆破车执行杀伤、破障、排雷等任务,虽然这种采用有线遥控的小型无人车设计非常原始,但证明了无人化装备对于陆军的重要价值。时至今日,各类无人机、无人车辆已经成为陆军装备发展的前沿方向,而VT4A1和VT5U这两款可遥控操作的主战坦克的问世,则标志着无人化装备已经从陆军的装备体系中从辅助走向主力。

  战役级作战单位各兵种合成化,这个趋势在陆军作战单位的发展上体现得尤其突出。如果说传统上各兵种联合组建的协同化作战集团可以视为不同“物质”的“混合物”,那么多兵种合成化作战单位就是“物质”打回“原子”状态后重组为“分子”,这不仅能让各兵种之间的联合更加密切,而且能通过不同“分子”的组合组建更加灵活的攻击任务模块,无论作战效能还是任务范围比起传统陆军部队都能有质的提升。

  随着陆军作战单位信息化水平的提升、以及战场信息网络的普及应用,未来的陆军将呈现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。传统上由各作战单位分别进行战场信息搜集、进行逐级上报再由高级指挥单位进行信息汇总、情报分析、战役和战斗筹划后再逐级下达任务的模式,将被高级指挥单位统筹战役指挥、具体作战任务由各战术单位灵活执行取代,战术单位之间的信息互通作用将更加显著。

  传统上陆军是局限于地面作战的武装力量,但由于单纯从地面推进在机动能力和攻击灵活性上的局限性,“陆军上天”已经是主要陆军强国的普遍选择,而空中突击部队的兴起则让陆军的任务模式有了新的发展。另一方面,复合型高速直升机、倾转旋翼机、各类无人飞行器的成熟,也让陆军航空兵的飞行速度和机动距离显著提升,未来的陆军将越来越多地在空中活跃。

  由于通信、指挥、势态感知能力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而快速发展,陆军的攻击范围在空间层面上正在向远距离拓展。原本只能攻击30到50千米的军/师、旅炮兵部队,目前已经有向70乃至100千米射程发展的趋势,大口径火箭炮更是能实现对300千米或更远距离上目标的火力覆盖或精确打击。而战术弹道导弹在火箭炮兵中的应用,则让陆军具有了攻击500到1000千米距离上目标的能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上一篇:中金公司:稳定币有潜力成为一种新型的基础设
下一篇:揭示关于Web3去中心化的常见误解